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综述:立足创新天地宽
     发布时间:2007-03-28     浏览次数:5426

新闻背景: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主创新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年来,富通集团坚持自主创新,走在了中国光通信产业发展的前沿。日前,新华社、人民网、中华工商时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对富通集团立足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绩纷纷予以报道。本报现将新华社刊发的《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综述:立足创新天地宽》一文摘登如下: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定,我国涌现出路明、华旗、复星、富通、力帆等一大批创新型民营科技企业,他们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研发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创新,是我国众多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孜孜以求的。

目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已超过15万家。在全社会自主创新大潮的涌动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创新品牌,形成了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产业聚集区,并在多项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创新,民族品牌闪耀世界

光通信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但我国光通信产业的核心--光纤预制棒技术始终被美日欧的国际大公司长期垄断。浙江富通集团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合成光纤预制棒技术不仅打破了国际巨头多年的技术垄断,更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并参与了国际标准的制定。富通在光通信领域的成绩让世界刮目相看。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与品牌,中国制造的产品很多长期处于获利链的最低端。而现在,中星微、联合基因、三一、天士力等一批中国品牌的崛起令世界为之瞩目。

通过自主创新,我国工程机械领域的领军者三一集团用12年时间开发了25个系列、120多个品种的产品,申请专利479件,授权283件,在非洲、美洲、中东的50多个国家打响了品牌,全球排名在前三甲之内。

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5%以上,有的占10%以上;在市场调查、实验室、创意、产品研发、中介试验等方面有着比较完善的创新体系;有的还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在这些品牌的背后,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无一例外都有着创新的理念和比较完善的创新体系。

凭借不断积累的核心技术、自主的知识产权、强大的人才队伍,推陈出新的产品系列,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民族品牌在世界上越来越闪亮。

创新,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唯创新,得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道路是共同的。

进入新时期,不少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摒弃"一次创业"时只重简单的量而忽视质的粗放外延式企业发展模式,转向重视技术创新、加强研发体系建设的内生式企业发展模式。

华为、中兴成长为国家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领头羊;腾讯、赛百诺、朗科、大族激光、微芯生物等一批中小创新型企业成为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更多的还不太知名的民营企业迸发出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创新要以市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为主。上海复星集团从10万元资金起家发展到资产达14亿元、执基因工程之牛耳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其新产品、新工艺与新技术就是在适应市场特点、满足市场要求和引领市场方向中起家和发展起来的。

--技术创新离不开制度机制创新。如在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识别上,既注重国家关于产业与技术政策的导向,更注重技术与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前景;在对人才的选拔上,既注重科技人员的学历、经验和成就,更注重其思想、创意、潜力,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

--创新要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产业为主。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大都带来了产品和服务创新,不仅带动了传统产品升级换代,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带动了新产品、新服务的产生,推动了新产业的出现。

尽管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支生力军,有关专家指出,民营科技企业在创新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技术积累不足导致的创新后劲不足、对技术创新缺乏有效的管理,自主创新还没有成为所有企业自觉的意识和普遍的行为等。

创新无止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民营科技企业的路会越走越宽!

Copyright © 2012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56593号

浙公网安备 33018302000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