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载,步入而立之年。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坐标,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古老的中国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步入了一个历史巨变的时代。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印证了开眼看世界的重要性。30年来,我们正是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束缚,社会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跨越。
30年来,中国从一个为长治久安而相对封闭的系统转变成一个以开放和竞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更好地融入国际“丛林法则”,并在更高层次上确立对外话语权,走上了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复兴之路。
30年之于中国,是一个时代的转身和另一个时代的启幕。30年之于中国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束缚到放手发展的演进过程。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3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牵引着中国经济平稳向前,开启了民族工业的繁荣之颠。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正如改革开放之初的国内民营企业,1987年,富通集团开始创业。我们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由内而外,从低端到高端,在探索中前进。20余年的发展道路,在我们身上折射出了中国民营企业从创业、成长到发展的缩影。回顾富通发展的历程,技术创新、开放合作、产业突破……每一次的转身和跨越,都是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结果。我们以善于创新而立足产业发展;我们完善了信息传输产业的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确立了以核心技术带动企业发展的优势;我们做大企业,做精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质地。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没有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不可能有富通发展的今天。事实也是如此,20余年来,富通发展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紧密相联。我们蕴育并将“鼓励个人正直、承担社会责任和构建命运与发民共同体”的理念外化为全体富通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的同时,将社会责任感融入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而立之年,其命维新。”从1978到2008,如果说,改革开放赋予了我们依靠智慧和汗水驰骋纵横的宽广舞台。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要想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根本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企业亦是如此。只有继续坚持不懈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持续驱动力。(本报评论员)